
楚雄卖彝族服装质量比较好的地方有哪些?
首选彝人古镇的民族服装合作社!其民族服装的样式.布料.价格都有很多可选择性!
其次,牟定县城也是民族服装较为集中的一个地方!
最后,是找会做彝民族服装的族人定做!
楚雄彝族服装做的人很多,做工各地方也不一样,有楚雄本市的,南华,姚安,大姚,永仁,武定等都在做彝族服装,一般表演服质量一般般,高档的节日服装质量不错,现在的社会一分钱一分货。
我是彝族人,想问下彝族学者们,做为一名彝族,应该知道些什么关于本民族的知识?
彝族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2010年人口普查为871万,主要分布在云南楚雄、四川凉山、贵州安顺等地。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彝族和缅族、藏族、西夏党项羌的血缘关系较近,主要来源是古羌族。
流传于云南楚雄一带的彝族史诗《梅葛》、《查姆》,讲述了彝族的创世神话。
《梅葛》主要流传于楚雄州的大姚县、姚安县、永仁县。
《查姆》主要流传于楚雄州的双柏县、红河州。
《梅葛》共分四部:
1)第一部是创世,开天辟地和人类起源。
据彝文文献记载,彝族在历史上曾经历洪水泛滥的时代。战胜洪水之后,彝族人文祖先阿普笃慕召集了一次大会,将其子民分为武、乍、糯、恒、布、默六支,由他的六个儿子(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带领,每两支人为一联盟形式,向不同方向迁徙、拓疆。彝族先民分向各地后,逐渐成为西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后世把这一重大的历史活动称为“六祖分支”。
关于彝族“六祖分支”的去向,《西南彝志》说:“武、乍二长子,居楚吐以南;糯、恒二次子,往洛博而北;布、默二幼子,实液中部漫。天上布满星,地上布满人,六祖的后裔,各处去定居。”由于彝语地名的消失和演变,难以判断“楚吐”、“洛博”、“实液”等地是现在的什么地方。但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武、乍居云南,糯、恒迁四川,布、默徙贵州,从而形成今日彝族主要分布于川滇黔的格局。
《指路经》是古代彝族给亡者举行祭祀活动时吟诵的一种特定的古典***,别名《阴路指明》、《教路书》等,是彝族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毕摩文献,同时也是史诗性文学作品。《指路经》产生于民间,与一般民众联系紧密。流传于滇南的《指路经》和彝文家谱,大多说他们的祖先是由洛宜山(包括今天云南禄劝、会泽、东川及四川会理一带)迁到昆明的,然后到晋宁、通海、建水以至滇南各地。流传于凉山的彝族口头史诗《勒俄特衣》,对糯、恒两支的历史有较多的记载。
六祖文化广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西郊10公里处的旧圃镇,有一座石山,名叫老鸹岩。山崖下面有一眼泉水,因井内泉水上涌时形如葡萄,故名“葡萄井”,文人们称之为“珍珠泉”。在彝族大多数《指路经》中,都记载着葡萄井这个“六祖”取分支水的地方。
还有一个六祖广场在峨山县城,下图便是该广场的阿普笃慕像,是18年滇南两州三市彝人祭祖活动现场照。
彝族自称诺苏,明清史书称他们为猓猡遗种,民国时他们认可你他们为倮倮,发源地在贵州和云南昭通,唐末宋初大量倮倮渡过***江,形成了凉山彝族,但按家谱他们大多来的云南昭通,兹兹浦武就是昭通,凉山彝族死后都托毕摩把自己的灵魂带入昭通
彝族人民地处偏僻,苦难深重,奴隶制枷锁长期束缚。但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望能收集编撰,各族人民的历史故事都是中华大家庭的历史瑰宝 ! 曾经有一舞蹈——"***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俺扮演过吹芦笙的彝族小伙子(当然还有彝族姑娘),对那段情景难以释怀……
彝族对我国古***出过重要贡献。“阴阳五行”是古老的彝族原始先民最早发现的宇宙观,他们发明的十月太阳历为后来我们寻找“阴阳五行”的起源开辟了新的途径。由于古人的认识常常带有自然朴素的性质,各种理论的产生大都与各种具体事物相关。
《周易》在彝族先民宇宙观认识的基础上,发展了对宇宙的进一步认识,把阳气和阴气激烈变化的旋转绘成太极图,认为万物起源就是阴阳两种物质,由于它们的互补和制约,才形成了无穷的循环发展。这一“二进制”理论,对世界天文学和我国中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过,近些年有学者认为,原始彝族并不是现在的彝族,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