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说日本和服源自唐朝的服饰,那么和服属于汉服吗?为什么?
***鼎盛时期,代表着当时社会文明的高度。有很多国家都派遣使者与***交好,派送人员来***学习。其中日本也有很多遣唐使被派到中国学习。
服饰文化作为文明的一部分,尤其是贵族服饰,也流入日本,为日本人所效仿。于是就有现在日本的和服。
但汉服制作都有讲究,也是儒家文化的提现。日本和服经过本土的变迁,没有了汉族文化的气息,已经与唐服有所改变,因此说和服并不等同于汉服。
日本一直向中国学习,只是一直不怀好意,学了师傅的毫不感恩,反而回过头趁机打师傅,对待这种白眼狼,必须给它深刻教训。和服虽然是通过向中国学习一步步演化而来,但是早已经打上了鬼子的烙印,有了别样的含义,早已经和汉服不能相提并论了。
各国民族服装本来是无罪的,和服也是脱胎于唐朝的。和服,日本军服,日本军旗,在中国已经成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已经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抗战时期穿和服的日本女人们,她们自愿做慰安妇,收集中国情报,刺杀中国军官,是不拿枪的军人。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和服已经成为了日本的传统民族服饰,虽然起源于吴服但是经过了长期演变、本土改良,已经和三国时期的吴服相去甚远,不能算是汉服。
日本一直宣称自己是单一民族国家,唯一承认的少数民族就是人口寥寥无几的北海道土著:阿伊努人。这也说明,日本的主体民族和族在全国具有绝对的人口优势,因此和服在日本基本上是家喻户晓的民族服装。
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吴国(东吴)经常与日本进行商贸活动,大量的东吴商人将中国南方的纺织品及南方汉人的衣服缝制方法、面料传入日本。日本人接触到吴服以后,也学着东吴人的样子制作吴服。
不过,日本人后来不断将吴服加以改良,并结合了日本本土服装的特点。隋唐时期,日本的吴服又受到隋唐衣服风格的影响,再次改良。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日本学去的吴服形成了后来的和服,即日本大和族的民族服饰。
可是,日本古代有各种各样的服饰,由吴服改良而来的和服只是其中的一种,还有很多服饰是日本本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这些服饰就与吴服没有关系了。
东吴,也称为孙吴,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分别割据一方,奠定了三国的根基。曹***后,其子曹丕统治北方,废掉东汉王朝,建立了三国之一魏国。刘备割据西南,建立了三国之一的蜀汉。
军阀孙权则割据江东,建立了三国之一的吴国,也就是东吴。不过,孙权的父兄孙坚、孙策才是实际奠基人,尤其是孙权的哥哥孙策,打下了江东地区。江东是春秋时期的吴国(不是东吴)、越国的地盘,主要包括今天的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安徽省等地的部分地区。
春秋时期的吴国比三国时期的吴国还要早700年以上,当地的居民也称吴人,并与越国形成了著名的江东文明。吴国与越国相继灭亡后,当地的吴人与越人并没有改变传统服饰,而是逐渐形成了三国时期的吴服,相当于江东地区土著居民的传统服饰。
到了东汉末年时,军阀孙策、孙权兄弟割据江东,控制了当地的人口和军队。
公元200年左右,年仅25岁就统治江东六郡的军阀孙策被仇家刺杀身亡,临终前传位给了成年的弟弟孙权。孙权从哥哥手中接过江东的地盘,这是春秋时期的吴国、越国的地盘,所以孙权后来称帝时也以“吴”作为国号,也就是三国之一的东吴。
和服不能说属于汉服,但是从汉服演变而来,日本奈良及飞鸟时代,日本全面推崇汉文化,当时日本的宫廷正装都是***用吴越地区宽袖叠襟长衫,后来经过自我的长期演化,和服虽然产生了一定的改良,但规制依然和汉服特别是吴越地区的服装样式没有太大的差别,后期经过加长袖摆以及衣襟变长变宽,穿着时为了增加美感特别是女人,就加上了束腰的部分,使得衣服穿时紧贴上身,有意识展现人体线条,这在日本称之为国风化,但总体勉强算是汉服的一个旁枝。
韩服,和服是中国古代帝王赐予韩国,与日本的对方岂敢***?
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奇怪。韩服与和服并不是中国王朝赐予的,而是他们主动学习的。在中国传统服饰上进行了更改,形成了他们本民族的服装。至于韩国王公大臣的服饰,是明朝皇帝赐予的。因为他们是明朝的官员,所以才穿明朝官员的服装。这没有什么可说的。与中国最为亲近的属国,历史上记载最多的就是朝鲜与琉球。我们在历史资料及文物上都能看到他们的服装与明制服装基本是一样的,尤其是朝鲜!可以说是完全一致。当然了,朝鲜国王也只是一个王爵,他身上的龙是不能有五爪的,也不允许他使用黄色的衣服。这些都是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