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秦朝从贵族到百姓都喜欢黑色?
黑者无畏、白者无情,秦人以武立国,以法制统天下!因此秦国历来尚黑,至于为什么尚黑,我从法与水两个方面来解释,如有不当之处,大家不吝指出!
1、去水为法,秦人为治水有功部族
五帝之时,洪水滔天,天下万民皆避入高山,躲入岩穴,如不尽快治理水患,则华夏族将再次退回原始部落时代。当此之时,舜帝命鲧去治水,鲧获得上天赐于的一种神奇土壤,谓之息土。息土神奇的地方在于遇水就涨,于是鲧四处洒息土,暂时把水给围了起来。随着水的升高,鲧又不停的洒土,最终水涨船高,老百姓虽在高山之上也不免被洪水淹死,最终土没有了,水还是没有被治住,于是鲧被流放到羽山以制东夷,治水的任务由鲧的儿子禹接替。
禹根据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不再***用围堵的方式治水,而是带天下万民***用疏通的方式治水。当时天下万民影从,人多且杂,无令则不足以治水,于是大禹制订了治水法度,天下各族共同依法治水,这也是法的最初来源。而秦人的先祖伯益则追随大禹治水十三年,终于功成。
在表彰大会上,大禹向舜帝报告说伯益同志***我治水有功,当大大的褒扬!于是舜帝赐伯益皂旗,并赐嬴姓,且预言伯益之后代将大出于天下!嬴族就以诞生,这是一个治水有功的部族!
2、秦国依法而治,终统一天下
秦人后来因勤王有功,护驾得力,被周王室立为诸侯,领土为西周故土。春秋时期,秦人的治国方略为王道人治,兼有西戎部落的一些治国方略,最终产生了一个春秋霸主秦穆公。之后秦国日渐衰落,被新兴战国魏国摁在地上蹂躏了三四十年不得翻身。
之后的故事就是秦孝公天下求贤,卫鞅入秦变法,强秦成而霸秦。之后秦国七代八王皆依法治国,国家大治,最终统一了天下。秦人原本好战喜武,故多着黑装,以增威严。到了战国之世,阴阳五行之说大兴,每个国家都有自已的德行,秦国依法治国,为水德,秦人之先又是治水功臣,应此秦国上下以水德自居,而水德与黑色配对,正好与秦国喜黑相应。因此秦人上下皆喜黑色,但是婚嫁上女子还是着红妆,男子着黑妆!
我们通常认为秦人尚黑,其实秦国时的秦人并不尚黑,而是秦朝开始后的秦人尚黑。
秦朝尚黑的依据主要来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按照五行学说,推演出秦朝属于水德,水德主色为黑色。于是,秦始皇下令自公元前221年十月初一开始,为秦朝水德之初,衣服旗帜的颜色都要使用黑色。
甚至还“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将黄河的名字都改称德水。
由此可见,秦人尚黑是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开始的。
为什么说秦朝建立之前的秦国人不尚黑呢,这个的证据主要来自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
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虽然秦俑坑中展览的兵马俑都是自然的陶色,但是在兵马俑刚出土时,都是具有鲜艳的色彩的。兵马俑只是在出土后,外层色彩层迅速氧化脱水,几分钟的时间,就卷曲脱落了。
兵马俑出土时,外层彩绘的主色为红、绿、紫、黄等颜色,可见兵马俑的着装并不是黑色的。
随着科研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防腐剂,在兵马俑出土时,迅速给兵马俑喷上防腐剂,并且用塑料膜包裹,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新出土兵马俑的色彩,也给彩色兵马俑的还原提供了更为确切的原始资料。
为什么出土的兵马俑,衣服不是黑色的?
历史上并没有记载秦国老百姓喜欢黑色。
秦国尚黑之说,是说皇族把黑色定义为皇族专用色,就跟后朝定义黄色是***用的一样。秦国那会流行五行说,秦为水德,水为黑,所以***就定义尚黑。小老百姓没资格尚黑,只能仰望。
出土的秦汉文物中,有哪些“洋货”?
在中国文明的发展史上,秦汉文明代表着一个高峰。秦汉时期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使中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不仅中国的宝贝走出国门,在中国出土的文物中,也有许多西方的影子。
秦始皇陵区的一座修陵人乱葬坑出土的人骨中,经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其中一具人骨属于欧罗巴西部人种。欧罗巴人种又称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这具人骨的出土,暗示了当时体力劳动者的来源已经是跨越了中国大陆。
20世纪前期,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我国新疆的楼兰发现了一块东汉晚期的缂毛残片。这块羊毛织成的纺织品上,残存着“希腊罗马式图案的赫密士头部,”这也是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一种印证。
1959年新疆民丰县古尼雅遗址的东汉墓葬中,出土了两块蓝白印花的残片,这是我国境内目前所知最早的棉布。对其渊源,学界曾多有讨论,如印度来源学说,希腊来源学说,波斯来源学说等等。同时,1995年在新疆尉犁县营盘遗址发掘出了大量的产于中亚、西亚的装饰品和毛织品,有的甚至还来自于地中海地区,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中西方在织品方面的在秦汉时已有往来。
秦朝的兵马俑中,类似滚筒印章上的人物造型有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人物的发饰、服装和武器,这些都是我国出土文物中西方文化的影子。
古人为什么穿开裆裤?到底是生理需要,还是缝纫技术不过关?
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绝对是冠绝全世界的,在同时期,中国的文明水平都是超过其他文明和国家的,所以说中国古代缝纫技术不过关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那么为什么中国拥有先进的纺织技术还会出现人们穿开裆裤的情况呢?
这其实是与当时古代中国的国情相联系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于纺织的材料主要有三种,最高档的是丝,也就是蚕丝,这是古代贵族使用的东西,接下来的第二档的就是棉,也就是产自棉花,最低级的就是麻,这才是普通人最常穿的东西。
而麻布衣服,相信有穿过的朋友都知道,这种布料没有什么弹性,很容易被撕开,而古代的普通人每天都需要有大量的劳作,穿着这种,麻布衣服很容易被撕坏,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无裆的裤子,这样做就是为了便于劳作。
而到了冬天的时候,则一般会把裤裆给缝起来,因为冬天的时候,人们也一般都不会出去劳作了,而且为了防寒所以就会把裤裆缝起来。
总之,我们在看待古代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的时候,更因该结合一些当时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理解很多的在当时是很正常,而在现在看起来有些困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