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正确的弘扬汉服文化?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能推崇单一民族服装,各民族服装都各具特色,而且中华民族没那么小气,能包容世界文化,西装就是这样的。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穿西装出访国外,展现了咱中国人的气魄。况且现在是开放的时代,是不断前进中的时代,不必强调穿汉服,谁爱穿什么服装你就去穿。真正好的服装不用推广也会流行。不好的服装再推广也没用
只有跟上社会发展的东西,才不易被淘汰。同时,你不能指望一个“秦黑”去拥护秦朝的服装。
#泛文化写作营#
汉服是中国传统文化沿袭发展的传承方式。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汉服?就是汉民族传统服装和配饰,简称汉服,汉服的起始发展脉络可追溯到黄帝时期至最尾明未清初。
✪汉服也特指汉王朝服饰礼仪制度,从黄帝起始,到周朝定型,再到汉王朝全面式扩大化推广,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完善化的体系。从春秋战国开始,衣服的款式就变的丰富多彩格式化。
从汉朝大一统开始,又分为西汉、东汉(公元202~220年),历经24位皇帝、享国运四百零六年。其汉服的纺织、蜡染及鞋、布料都达到空前的发展盛况。
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系带,它的形体制是衣裳(上衣下裳)、深衣、袍衫(指宽大、)、襦(短衣、短袄),裳指裙子。
从皇帝的特制龙袍外,其余王公贵族、大臣,下至平民百姓的汉服多有严格的区分和不同的分别。汉服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袖口肥大,长裙罩地、下摆宽松。汉服作为一种文化延续流传至今,自有它的不同反响之处和值得人们学习、钻研、分析、模仿其中的内在本质的精髓所在。
从汉朝末期(220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九十九年的历史,汉服留传到今日,它的跨度是相当大的,对汉服的冲击也是极大的。所以要想正面、准确的了解汉服、弘扬其文化历史,首先要熟悉汉服、研究汉服,去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所在。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方面已经不适合现代层面的需求发展模式,须要屏弃、吸收、改进等模式……!
当我们看到古代皇宫内院有地位的高贵女子时,其穿戴的汉服是长裙宽大,曳地而去,长袖细且长。这时心中就会感到纳闷,丝裙拖地不怕脏吗?当然怕!但是,你曾了解到这是礼仪服饰,长袖、长裙飘飘欲仙在大众场合哪高贵典雅、大气,尊贵无比的服饰衬托下,更显娇艳妩媚。
所以穿这种礼仪服饰的大众场合,早已被宫女、丫环、下人打扫的干干净净,纤尘不染了。也就更没有必要担心把裙摆弄脏了。哪平时外出皇宫内的贵妇们绝不会这等打扮的。
个人觉得要正确弘扬汉服文化,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汉服文化,现代社会毕竟与古代不同了,没有那么些什么君臣父子,皇宫贯族之分,更没有什么形制规矩等等,有的只是万年不变的贫富之别,所以,不管是穿汉服还是普通服饰,都要根据自己的钱包来决定你穿什么档次的衣服,当然,这个不是重点,可以跳过不说!
这段时间经常有邀请我回答有关汉服的各种问题,还有什么所谓汉服圈的正山之说,我在这里声明一下,我从来不鸟什么圈之类的那些,关于汉服,我不主张全盘照搬古代的形制服饰,何况,每个朝代的汉服都有改良,到了当今时代,更加[_a***_]改良,以更适应当今现代社会的需求,穿起来让人觉得更加舒适而不是繁琐,但是新的改良设计一定要保留汉服最有特色的特点,现在有些品牌做的改良汉服,就做得相当不错,从小孩改良汉服到成年人的改良汉服都有,我自己都入手了好几套,这些改良汉服改的非常成功,至少穿出去人家还是能一眼看出来,这就是汉服!
而我们祖先传统型的汉族服饰,每个朝代的都可以传承保留下来,力求做的精致和华丽,用于参加隆重的庆典或场合来穿着,平时就穿改良派的吧,因为经过改良的汉服穿着更加方便舒适,只有这样,我们的汉族服饰才能更好延续下来,喜欢穿汉服的朋友们也来说说你们的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