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必要恢复汉服吗?
绝对有必要!汉服那么美,为什么不恢复呢?优秀的东西你不要别人就拿去了,就像端午节,已经是韩国的了,难道这样的事情还要发生在汉服身上吗?日本:只要是自己的,就是好的。韩国:只要是好的,就是自己的。中国:只要是外国的,就是好的。悲哀。
谢邀!
汉服作为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及古代社会的民风,民俗等文化元素,从文化承传的角度来审视,恢复汉服不仅可以丰富现代人的生活需要,也能通过汉服承传古人的智慧,回顾历史发展,愉悦人们的精神思想,提高人们对美的崇尚。对推动社会文明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文献历史意义。
但汉服之所以被历史的发展所搁浅,甚至差点给遗失,是因为汉服的繁琐不便,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需要的是便于出行的简服,俗称的"便装“,因此从当下的快节奏生活及工作所需看,恢复汉服只能从服饰的品赏元素及文化承传的上去恢复保留,不可能成为生活出行的主服饰恢复使用。
我认为没必要。首先穿汉服学习工作劳动不方便。传承文明不在形式。如果在传统节日,庆典,演出穿汉服这个挺好。发一张在古街拍的图片,小孩儿的两步走和汉服很搭。在古街上穿也与环境溶为一体。
汉服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近年来汉服的盛行有日趋繁盛的态势。作为单纯的一类服装而言,只要它广泛被社会群体所接受,并感觉到舒适得体,美观大方,符合时代背景,那都是合理的,对于它的追崇和喜爱程度,都将是时代潮流的产物,我们应该尊重它,正视它。
而如果是将汉服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而言,其历史久远,意义非凡,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一种文化,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去维护和发扬它。
为什么近年来汉服会有所盛行?这与中国在世界上不断攀升的国际地位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中国强大了,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国人以我们是中华儿女的身份而感到自豪。更有自信地去展示我们的民族文化。
而且近年来我国的饮食文化产业也空前的繁荣,以前一段时间内,汉服的传承和发扬可能只仅存于一些传统手艺人、文化爱好者收藏等,现在由于***文化空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汉文化,认可了汉文化,被汉文化吸引,感受到了汉服的美感,更愿意亲身体验汉服。
如今,走在大街上、公园里、广场上、商场里、舞台上……几乎随处可见穿着汉服的人,也是汉服沉寂多年后,再次出现的盛况。
首先,这个提问本身就不够严谨。汉服本身没有“灭绝”,只是有一小撮人认为汉服应该被重视,但素质的不同,导致理想结果的不同。有些人认为是文化的重振,而有些人仅仅是为了自己堂而皇之的将汉服穿上街而已。这个问题本身在“汉服圈”里就有争议,两拨人都不能“和睦相处”,谈何恢复,简直可笑。
其次,如果当真是为了文化复兴,那严谨的问题应该是:“有必要为汉服谋条出路吗?”。我个人认为是可以的。因为当人们的生活品质与精神文明达到一定的高度的前提下,汉服是文化标志,也可以成为文化输出,更可以打造成一条高价值经济链。
但是!!!并不适用当下环境!当代社会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汉服”这种事情,不论从哪个层面都不够提上日程表。汉服更多的是文化形象的展示,而非穿着人的精神品质体现。中国人都非常务实,在文化素养方面,许多“糟粕”依旧存在于当今现代社会,新生代每时每刻都在面临着困扰。如果将老人碰瓷与汉服恢复两个问题同时摆在面前,更多的人肯定关注更实际的碰瓷问题。虚有其表的汉服问题还远远“不够格”。
投机可以,一小批文艺中二青年还是有的,经济市场允许百花齐放,但是把它上升到社会乃至国家层面是无知与可笑的。
服装是一种状态与身份识别的直观展示。我提几个关键词,闭眼想象一下:柔道、唐装、连衣裙、孕妇装、厨师、西装。是不是形象瞬间成形?应了我的那句话没?那么请问,汉服能够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印象?能表达出什么?抱歉,“汉服圈”95%的人都答不上来,因为本身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只有那5%的精英才懂得真正的品味与欣赏并驾驭汉服。
最后,想恢复都很难。笔者没什么文化,也对汉服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但痛彻的了解社会与市场的痛点,时下的互联网时代,传播真知真理是很难的,除非国家给出政策,规范信息,明确汉服说明与规划[_a***_],否则汉服是不可能“开花”的。想下那么多搞文艺的导演都会经常搞错服装的年代与款式,“权威”首先需要国家支持,其次才能推广。
笔者直白坦然,文笔粗糙,得罪之处,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