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宫廷所信仰的萨满教是一个什么宗教?为什么他们的服装有点怪?
很多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信仰,萨满教就是其中之一,萨满教是种民间信仰,并不仅限为满族,因流传于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因此除满族外,还有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都信奉萨满教,宗教信仰的形成与人们当地风俗习惯,生活情况有很大关系,反过来宗教也会影响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习惯。
萨满法师是中国众多信仰当中的一种,属于巫觋(xi)一类。巫觋就是巫师,人们信仰巫觋的历史十分长远。巫觋是通过从事宗教活动做一些 “过阴”的工作,比如请神、送神,对话先人占卜未来、驱鬼等等。
萨满教的主要理论是万物有灵论,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都是有灵的。萨满教的传播极为广泛,影响也是深远的,在早期,几乎是占据了整个中国北方地区。
我们有个熟悉的词——“跳大神”,这人神神道道,疯癫不知道干嘛呢,容易被人形容“跳大神”。这其实就是萨满中的跳神,跳神的目的,可以是为人治病,过阴或举行重大仪式活动。
萨满教的服饰,从头到脚包括身上的佩饰,都是有讲究的。服饰的目的是直接为祭祀服务的,所以不会随意穿搭。
清代宫廷信奉的萨满教,是一个保留较多原始性的世界性宗教,信奉它的不止满族一个民族,在北美洲、中亚、北亚等地区皆有萨满存在。时至今日,满族的聚居地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和文化痕迹。
萨满教是一种综合了医学、巫术和宗教的混合体。有的学者认为,萨满教的观念中,超自然的力量与超自然世界来往,巫术一方面是宗教的,一方面也是心灵的医术,而这种形式在世界的许多文化中都曾出现过。治病是萨满教的重要职能之一。有些人在研究了萨满医治病人的方式后,认为它比较接近现在的精神治疗。
对于萨满教的历史演变,目前主要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氏族——部落和民族阶段,包括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以及入关前的女真等族群中的萨满文化;第二阶段则是清代入关后,宫廷中的萨满教。
看过《还珠格格》的人可能还有印象,香妃含香就是趁着宫廷萨满教祭祀和爱人见面的。清代宫廷中的萨满教最典型的就是坤宁宫中的萨满用器。现存的清代王府展览中,也可以看到过去的萨满服装和面具。有学者认为,清代的宫廷婚丧礼俗中,有萨满教崇拜火的信仰痕迹。乾隆年间编纂的《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更是特意去规范宫廷萨满祭祀礼仪。萨满教在满族的宫廷中影响很广,在民间的满人中也不遑多让。根据研究,很多满语词汇都与萨满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早已经融入了满族的文化之中,留下了磨灭不了的痕迹。
参考文献:
李丹《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的医学文化研究》
清代宫廷中信仰的萨满教其实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原始宗教,一般认为萨满教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的渔猎时期,与早期先民部落中的巫师、巫祝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萨满教的理论基础就是万物有灵论。所谓万物有灵,也可以说是一种泛神论,一般认为天下的玩物都是有灵魂或者是自然精神的,并且冥冥之中控制着其他的自然现象,自然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社会行为。基本上是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动物崇拜为主。萨满教原本是广泛的分布在北亚地区的,在许多外来宗教例如佛教、景教(基督教)以及***教传入之前,萨满教几乎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唯一信仰。萨满教这个说法比较的宽泛,仔细分来也有各个部落、民族对其进行的调整与演化,比如说有满族萨满教、蒙古族萨满教、中亚萨满教等等。萨满一词源自西伯利亚满洲-通古斯族语的saman,经由俄语而成英语之shaman。
萨满的这种服饰样式复杂,颜色多这也与信仰以及进行宗教仪式的需要有关。通过身着五彩的衣服以及挂饰,在音乐和鼓点中跳舞,是萨满教所认为的与神沟通的方式。神鼓和腰铃作为满洲萨满跳神的代表性乐器,在萨满的手中只是个通神的祭器。满洲萨满跳神的旋律形态并不发达,而鼓乐却极其丰富,在整个跳神仪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汉文化中流行的跳大神这样的祛病方式也许也与萨满教的宗教仪式有点关系。
清朝时期,等到入关以后,萨满教基本上就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宗教,被认为是关于满足传统的一种可以保留的旧俗,反而失去了宗教的意味。这也与萨满教这种没有形成严格信仰体系的特点有关,一旦传入了新的宗教,往往不是被融于萨满的众神殿中,或者就是很容易的被取代。
神秘的萨满文化您了解吗?
萨满,现在普通人的理解就是“跳大神”了。但是,萨满最初是关外苦寒地区卜卦、与神灵沟通的一种方式。而且,在关外最初的游牧民族都是信奉萨满教。
萨满,与其说是一种流传的文化,不如说是一种宗教体系。因为,最初的萨满教主要是用来给***服务,为***卜测天象、运势、与神经沟通的方式。而且,关于萨满还有很多离奇的传说。这些萨满的通灵者,一般都是穿着皮衣、带着面具、手持驴皮鼓,使用人间听不懂的“上方语”和神灵沟通。
但是现在萨满文化逐渐的演变成了“跳大神”,这也是现在为什么人们一提起萨满就会联想到跳大神。而且,现在的跳大神和传统的萨满也有一些区别,现在的萨满更多的是与驱邪、治病、骗钱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现在的一些二人转也把“跳大神”给污化了,让人们对传统的萨满有了一些曲解。
并且,现在较有离奇色彩的“跳大神”也和萨满有很大的渊源。相传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与萨满签订协议,帮助努尔哈赤开疆扩土。同时,也定下了“狐黄不过山海关”的规矩。现在东北的“跳大神”大多是以个人供奉的方式来膜拜,较为常见的有“狐黄白柳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传说中的其他动物仙和一些草仙。而且,这类仙都是以仙堂的形式存在,而且规矩还很多,我就不多介绍了。
所以,传统的“萨满”文化并不是人们平常在媒体上看到的那样。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萨满,一个神秘的职业,萨满的文化同样富有神秘色彩。在许多游戏当中,萨满是不可缺少的职业,他们精通法术和医术,是组队打副本的不二人选。
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青海地区以及外邦韩国、墨西哥等地都存在着萨满文化,这个职业受人尊敬,信仰萨满的人认为他们可以与天地沟通,能从神灵那里为自己讨来福祉斌并可以驱除灾难和邪祟。
古老且神秘的萨满文化在世界中充满着神秘并诡谲的奇幻色彩,我们对于萨满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满族以及蒙古祖先流传下来的萨满仪式和传统,这些文化保留下来的萨满形象,多是头上戴着奇异面具或流苏面罩,身穿法篷手持大鼓,身穿颜色鲜艳多彩的民族服饰。在仪式中,萨满跳着原始舞蹈,念着古怪的咒语或唱着荡气回肠的奇特歌声,做出各种奇异动作,这样的印象让许多人对萨满保持着神秘或敬畏的印象。
然而,这仅仅是萨满在亚洲文化中的一个样貌,在世界各地流传下来的萨满文化中,每个地区有着自己的文化和形式。比如在北美洲的原住民部落里,萨满以“药人”或“药女”的身份出现,而在中南美洲或非洲的某些部落,萨满则多以巫医的身份出现。而在韩国的萨满文化中,萨满的身份如同道士一样。
需要说明的是,他们虽然拥有不同的称呼和身份,也使用各自的传统和方式,但是他们所做的事情是相同的,不论任何地区的萨满,都被视为可以与神的世界沟通,连结物质与能量世界。当然,他们也被认为可以与天地万物沟通,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或是大山湖泊,只要有神灵的地方,萨满都可以与它们“对话”。也许你不知道,令东西方闻风丧胆的成吉思汗,在他建立大蒙古汗国之时,他还只是称霸草原的铁木真,正是萨满通天巫阔阔出对着长生天祈求了四天四夜,最终他为铁木真从长生天那里讨来一个名字——成吉思汗。
那么,萨满这个名词是从何而来的呢?
根据史料记载,萨满一词至少存在了2000年,源自通古斯语中的颚温克族语,该族是俄罗斯北部的一支原住民族。后世分布在今日的蒙古、黑龙江、西伯利亚等地,萨满这个名词在所有通古斯语下的各系方言皆存在。
那为何美洲地区也有萨满呢?
许多研究传统古老部族的人类学家认为:人类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过无数次大迁徙,东方的原始部落在几千年前曾一度进入了美洲地区,他们一路开枝散叶,最终在美洲落脚,诞生出特殊的文化,但这些文化当中富含东方色彩。世界各地传统部落,如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信仰的核心都非常地相近,甚至在某些仪式、祭典与基本宇宙观都极为类似,这些原始部落文化信仰,全都归类统称为“萨满”。